临潼校区(2022)
校区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区快讯 >> 正文
2024年暑期三下乡——临潼校区“走进大巴山”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上)
发布时间:2024-07-24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3日至16日,西铁院临潼校区学工办主任高永刚、团委副书记胡静、专业教师李晋带领11名学生志愿者赴巴山地区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达到预期成效。

一  筹备篇:精心策划,准备推普行动

活动前,团队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与筹备。组建了14人的师生志愿服务团队,对团队成员进行了普通话教学技巧、活动策划与执行等技能的培训,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巴山地区位于四川与秦岭间,自然景观美丽且文化深厚。这里生态多样、民族风情丰富,但受限于偏远地理位置和不便交通,经济发展缓慢,教育资源稀缺,尤其是普通话教育不足,影响居民交流和青壮年就业。因此,团队策划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推广普通话,增强居民交流能力,促进文化传承,激发对乡村振兴的热情,助力巴山地区经济社会进步。

二  行动篇:深入巴山,开展志愿服务

13日凌晨4点,团队成员从临潼校区出发前往西安火车站,经过7小时到达巴山站,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进村入户推普

乡间小径话新声,入户推普润民心。7月13日,尽管阴雨绵绵,满怀热忱的志愿者踏雨而行,深入乡镇腹地,以乡间小径为舞台,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之旅。雨丝虽密,却难阻其行,团队成员间默契十足,雨水洗礼下的坚持更显团队精神之光辉。

志愿者手执宣传册,心怀热望,与村民面对面,以真诚的话语编织普通话的桥梁,倾听农户心声,一份份问卷,一段段访谈,汇聚成乡村推普现状的鲜活图谱。访谈间,年长者以质朴之语表达了对普通话的认可,虽口音略带乡音,却深知其于子女教育与未来之重要;青年农户则以流利的普通话自信交流,他们眼中,普通话不仅是交流的钥匙,更是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阶梯。此番交流,不仅见证了村民对推普的积极响应,更映照出乡村对文化融合的深切期盼。

此行调研,团队深刻体会到,乡村之于普通话推广,既有热土般的支持,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它启示我们,需汇聚政府之力、学校之教、社会之助,共绘一幅普通话普及的壮丽画卷,让乡村在语言的交融中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走进小学推普

晨光熹微映校园,推普清风润心田。7月14 日,志愿者前往巴山镇中心小学,为当地的小学生们开展普通话培训课堂。课堂上,团队成员向孩子们讲述了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并细致教学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却被误用的字词正确发音,以及流利表达的技巧,引导孩子们能够字正腔圆地说普通话。

在课堂结束后,还举办了普通话挑战赛、绕口令教学等活动。普通话挑战赛的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孩子们站在台上,或慷慨激昂地朗读、或声情并茂的演讲,孩子们都全力以赴,希望能展现出自己最好的普通话水平。绕口令教学则更加轻松有趣,孩子们互相练习绕口令,不时发出欢笑声和掌声。志愿者穿梭在过道之间,给予孩子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最后,团队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精美的礼品,作为对他们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的肯定与鼓励。

活动还穿插了制作“漆扇”的游戏互动环节,“以漆为笔,以水为画”,漆扇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志愿者耐心指导小朋友们进行漆扇制作,大家兴趣盎然,纷纷动手尝试。过程中鼓励孩子们用普通话交流心得,分享创作中的喜悦与挑战,让普通话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

(三)巴山车间推普

铁轨旁畔话标准,车间推普筑安全。7月15日,团队来到了巴山车间,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志愿者首先询问了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和情况。许多工人表示,虽然他们并非都来自同一地区,但车间内部已经形成了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的共识。他们认为,使用普通话不仅可以避免方言造成的沟通障碍,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

在交流中,团队还发现一些工人在普通话发音和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志愿者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学习资源,如普通话学习书籍、在线学习平台等。同时,也鼓励他们多听多说多练,勇于尝试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发音。

通过这次与巴山车间一线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团队深刻体会到了普通话在工作沟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为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潼校区:西安市临潼区西关铁一处院内   邮编:710600